割鳶樂無窮
【專案組記者李嘉怡報道】紙鳶乘風滑翔之際,突被"界"鳶者狙擊,定會令人生氣,不少人都視"界"鳶為破壞和野蠻行為,但其實"界"鳶在世界多國屬於正統的競技運動。香港一班"界"鳶愛好者,每天廢寢忘餐陶醉於"界"鳶的樂趣之中,更到世界各地參賽,勇奪多項世界冠軍殊榮。不過,"界"鳶在香港仍屬小眾玩意,一班愛好者希望政府能多加推廣,讓更多人認識這項運動。
藍天碧海、白雲紙鳶,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,每天下午,這個畫面都會在西沙泥涌出現。香港風箏競技會數十名活躍會員齊集這地,各展絕技,務求要最快"界"斷對方的紙鳶線。他們雖然都是年逾四十歲的中產人士,但玩起上來跟小孩子一樣投入。
「"界"鳶正式名稱係競技風箏,世界各地都係一種好健康"界"運動,可以訓練腦力、眼力同手腳靈活。」副會長蘇子超任職紀律部隊,每當談起心愛的"界"鳶運動,他便眉飛色舞。對於不少人誤解,認為"界"鳶是野蠻行為,他急急為"界"鳶「護航」:「風箏其實係中國文化之一,你話野蠻?西洋拳一樣會打死人,賽車一樣會撞車啦!」
重拾童趣揚威國際
香港風箏競技會約有二百名會員,當中不少會員每年南征北討,代表香港參與多項國際比賽,更奪得不少獎項。會長賴華景曾在○二年法國諾曼第國際風箏賽中,擊敗八百多名對手奪得世界冠軍。從事建築業的他對"界"鳶的癡迷,已達到每天「唔玩唔舒服」的地步。他笑說:「我地細個係街童,冇乜野玩,就同其他小朋友玩"界"鳶,大個之後要搵食,根本冇時間玩,到依家有經濟能力,好自然又想玩番。」
今年在山東濰坊舉行的國際風箏節個人公開賽,香港參賽者便連中三元,包攬了冠、亞、季軍。葉耀威在個人公開賽中奪冠,他笑道「飯可以唔食,工可以唔開,但風箏一定要放!」他稱"界"鳶對力的運用很重要,不能單靠一股蠻力,而"界"斷對方紙鳶線的角度亦要非常準確,否則會連自己紙鳶也"界"斷。
「希望政府多d支持、多d推廣!」三個大男人異口同聲地說,希望"界"鳶有朝一日能列入亞運甚至奧運項目。事實上,"界"鳶早已是全運會的比賽項目,但本港政府一直沒有推廣,反觀內地、韓國、印度和印尼等地的政府均很重視。

賴華景(左)、葉耀威(中)及蘇子超(右)都是中產人士,他們異口同聲表示「工可以唔開,但紙鳶不能不放」。周景文攝

"界"鳶用的線轆有別於一般風箏,所用的線為玻璃線。

"界"鳶要有一套專業裝備,與一般放風箏不同。
From: http://the-sun.on.cc/channels/news/20081013/20081013030509_0000.html
比賽用玻璃線啤鈴轆 | ||
13/10/2008 款式方面,由於風箏可能會於瞬間被"界"落,故一般多用內地出品,最基本款式是毫無花巧、售價廉宜的淨色紙鳶。線轆的直徑約一呎,較一般風箏線轆大,有利加快收線和放線的速度,線轆中心有承軸(啤鈴),亦有助收線和放線。 參 與者的衣飾,宜穿一條在大腿兩邊加上橡膠條的牛仔褲,因控制線轆時,要把轆壓在雙腿上,有助放線和收線,亦可保護雙腳。另宜佩戴太陽眼鏡和帽子,穿長袖衫 防曬,有些人更會戴皮手套保護雙手。技巧要求方面,要把別人的紙鳶"界"落,須從高處向對方的紙鳶壓下,在線交纏的一刻收放線轆,把對方的紙鳶線斷。 |